“五泽十二水”系列之一百四十:“汉风飞扬芒砀泽”(37)

陶山:诗画“中原第一笋”

文/图 马学庆 2020-06-30 02:27

陶山

【阅读提示】

风柔,景醉。从晓月到满月,乃佛之境界中的圆满。“青山背郭固金瓯,山下清流景最幽”,夜宿于芒砀山下探踪芒砀二十峰,夜月巴河畔与罗帅、盛朝新等友畅谈,拂晓便又背起行囊,于天地间展开长卷,一页页用脚步写满诗行。清清的月在白莲花瓣的云中穿行,月辉的情节映碧在光影里;平静的时光如多情浍河流动,柔情记忆在月缺月圆的轮回之中。从山城集到陶山,连绵的青绿倾诉着一路欢笑、一路花香。

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初到陶山,便被眼前那根兀然矗立的山峰所吸引,水面升腾起的氤氲雾气萦绕着倒立的山影,宛若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。笔者曾经去张家界行游,如果别处的山是用“一座座”来形容的,张家界的山则是用“一根根”来形容的,上下直立,如倚天长剑,又如竹笋穿空。而芒砀山系的陶山,因开山采石的缘故,如今亦可用“一根”来形容。这里由“一座山”到“一根山”,见证了沧海桑田中大自然的变迁,也篡改了芒砀山系“山”的概念,更新了芒砀山系“山”的内涵。由此,陶山成为该山系中个性独立的一脉。

如果你去过缙云仙都的话,那根170多米高的天柱峰就像一把断了的剑耸立在天地间,更像一棵从湖面上冒出来的巨大石笋,而被人们称为“天下第一笋”,在绿水青山的环绕中给人以清净出尘之感。当看到陶山的这根石柱后,笔者恍若又如到了缙云山下,这不就是天柱峰在中原的浓缩版吗!青山滴翠,湖面平静,水清见底,这根虽高只有30多米、直径3米的石柱与山光水色、古朴村落融为一体,使人心旷神怡,其幽境又与仙都何其相似,真可谓“中原第一笋”。陶山山水是一幅旖旎的画卷,陶山人文是值得咀嚼的诗篇。陶山之美,需要用心去细细感受和品味。

二郎担山撵太阳 昔日陶山成石塘

在陶山村,山是主角。这座富有底蕴的古村落,因坐落于陶山脚下而得名,从村子往东南3公里便是山城集,西侧有王引河。而陶山名称的由来,是因远古时期这里的民众多烧制陶器,此乃制陶作坊的基地,村民们世世代代以陶为生。小山村的土陶文化源远流长,是因为这里盛产制陶用的黏土。至今,在陶山村仍存有一些山脚下汉墓里出土的陶罐及汉代砖瓦。采访当日,村民郭臣就从家门口找到一个罐口残缺的黑陶罐。村虽小,姓氏多,民谣唱道:“山后打雷山前殷(阴),山东夏(下)雨山西刘(流)。小小村落弹丸地,二十四姓稠复稠。”是说村里24姓里面的四大姓:山后主要住雷姓,山前主要住殷姓,山东面是夏姓,山西面是刘姓。

在陶山村的北侧,便是陶山。这座山山体不高,海拔高度仅46米。山呈南北条状,南北约600米、东西约300米。山多产青石(石灰岩),据地质矿产部门探测分析矿石中CaO大于53%,为氧化钙含量较高、杂质含量较低的碳酸盐岩,陶山灰岩基本达到化工灰岩化学指标。再者石灰岩是烧制石灰和水泥做建筑的主要原料,前些年这座山同芒砀山系的其他山头一样,也遭到了开山采石的无情摧残。山体上暴露出来质地较好的青石多被开采,只留下几个半岛状的山坡残骸。如今,陶山南部最高处已成为一个深十几米的蓄水石塘。坑塘中有耸立其间的石柱,据说石柱顶峰原有一个三角铁架标记,为军事测量控制点,这里才得以保留,不然也不会留下“中原第一笋”的特殊景观。山的东部存有半个山坡,上有石屋和树木。山的东北部有若干山的残体,上有王氏墓冢。

陶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,其中流传最广的是“杨二郎担山撵太阳”。当地有歌谣:“二郎爷,本姓杨,手执弹弓打凤凰。有心再来打几个,恐怕耽误撵太阳。”在很古很古的时候,天上有10个太阳,晒得江河干涸,土地皲裂,草木枯焦,老百姓苦极了。人间的苦难被天庭察觉了,玉皇大帝急派二郎神杨戬到人间驱赶太阳。杨二郎不敢怠慢,忙拿着方天画戟,带着哮天犬来到人间。杨二郎在追赶太阳路过陶山山顶时,因用力追赶踩下几个大脚印。最终,杨二郎将9个太阳灭掉,只留下一个太阳照耀大地,山岳大地恢复正常。据当地群众讲,杨二郎在陶山山顶留下的大脚印,两脚印之间相隔足有5米远,可惜的是这处重要的遗迹在采石中已被破坏掉。

山为屏障筑古寨 后方医院支前忙

陶山村曾依山为屏障筑建寨堡,护佑着附近民众的安危。清代末期,农民起义烽火四起,社会动荡混乱。官府为抵御匪患兵灾,保村护民,就组织民众挖壕筑墙建寨,宛如城堡,作为团练据点,夜间巡警,以防被抢,附近的小村日落前也牵牛拉粮住在寨里。对于村寨的作用,清代严如熤《三省边防备览·策略》载:“自寨堡之议行,民尽倚险结寨,平原之中亦挖濠作堡,牲畜粮米尽皆收藏其中。探有贼信,民归寨堡,凭险拒守。”清咸丰三年(1853年),太平天国军林凤祥、吉文元部由亳州进攻永城,再加之后来捻军在永城一带蔚然,永城乡绅就编组团练,训练乡勇,联村筑寨,抵抗义军。这就在此时,陶山村及其附近村的村民,依靠陶山“倚险结寨”“凭险拒守”,捍御家园。据原在山上居住的93岁的村民练学法说,捻军一来,方圆十几里的民众都携家带口来山寨中寻求庇护。抗战时期,日军前来攻寨,因枪炮难以打透石头寨墙,也久攻不下。如今,山寨虽已不存,但从村民的娓娓讲述中,仍可在历史的沧桑中感知昔日的荣光。

在新中国成立前夕,陶山一带还是淮海战役陈官庄之战的后方医院。在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、邓小平、陈毅、粟裕、谭震林等指挥下,从1948年12月3日晚至1949年1月10日,华东野战军、中原野战军及地方武装,于陈官庄地区对徐州“剿共”副总司令杜聿明集团展开了大规模的歼灭战。解放军从前线撤下来的伤病员很多,需要进行救治。陶山村就成了后方医院,在村南设立伤兵救护站,对伤病员进行救治,并把包扎好和已经做好手术的伤员送到村民家里养伤。每天乡村干部轮流安排群众送柴草,帮助挑水、烧水煮器具,有的群众把自家过冬的柴草、粮食送到医院来。78岁的村民郭保德说,当年他的家中就接纳了很多伤兵员,而且还将自家的柜橱拉到前线支援。为做好支前,陶山村民还自告奋勇抬担架,不畏严寒、顶风冒雪用独轮车将物资送往前线。在陶山救护站医治的伤病员医治无效牺牲的,被就地安葬在了陶山之上,因此陶山上原有烈士墓12座,后整体迁至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。

关公文化承古韵 古墓碉楼遗沧桑

仰望历史的苍穹,在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,被后世不断地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“圣人”者,仅有两位,他们就是被尊称为“文圣”的孔子和“武圣”的关公。关羽以“忠、义、仁、勇”而闻名于世。陶山人对关公非常敬仰,在千余年前的宋代就在陶山山顶修建了关公庙,以后历毁历修。75岁的村民洪兆蓝介绍,至民国时期,关公庙尚有3间大殿,6间东庑,华祖庙2间,火神庙3间,后楼有2层诸神殿,整座庙宇雕梁画栋,古色古香,气势非凡,香火旺盛。后来庙内还开设学馆,教化乡民。至1958年“破四旧”,关公庙等古建筑被扒毁,仅存残迹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,开山采石致使主峰荡然无存,庙宇也就无迹可寻了。如今的陶山人,依然对关公尊崇有加,将其神龛置于山前坑塘的南侧,加以祭拜。赤面长髯、青龙偃月刀的威武,在陶山人的心里成为永远的传奇。

在与陶山村民采访交谈的过程中,他们说陶山东北角之所以能保存下来一部分,是因为王氏祖坟埋在上面。笔者在王武科、郭臣、邓建军等村民的带领下,穿过陶山东侧的乡野小路,自山脚沿着残存的山体攀岩而上,看到了一通清乾隆四十四年(1779年)的墓碑突兀而立,无遮无挡,碑体正面上刻:“明故南京兴武左卫千户王公讳儒及孺人闫氏之墓。”王氏先公王儒乃明代陪都南京兴武左卫千户,隶属京卫,为正五品官阶。卫为明代所设军政机构,亲军卫下置武德、龙骧、豹韬、飞龙、广武、兴武、羽林等17卫亲军指挥使司,左卫隶属后军都督府。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,千户为一所之长官,驻重要府州,统兵1120人,分为10个百户所。王氏世代居于陶山,王儒地位煊赫,可谓是小山村里走出的骄傲。

探访王氏祖茔结束后,村民侯冠伦说,陶山西南角有一处几百年的老炮楼,可以去看看。在坑塘的南侧,笔者看到一通w88博彩市人民政府2011年4月所立w88博彩市重点文物“陶山碉楼”保护碑。碑的西北角便是在杨树林中巍然耸立的碉楼了,坐东面西,从远处看外观尚好,走进碉楼里面便可发现碉楼顶部已经坍塌,内部结构也已塌落无存。据文物部门调查,该碉楼南北长7.6米、宽4.5米、高约13米,墙宽0.7米。碉楼底半截青石垒砌,上半截使用青砖,前后檐部对称设有两个流水石槽,伸出墙体约40厘米。碉楼共分3层:底层正面及南面各开一门;二层正面中部拱券门的两侧各有一个用整块青石透雕的“万”字纹窗户;三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形小门,以利向外观望守护。楼顶四角端凸起较高,四面设有可遮挡蹲姿人体的围墙,均是有利于防御弩箭而设。整个碉楼的安全防御功能设计十分考究,当为看家护院而建。根据碉楼用砖规格是明代普遍使用的分析,当地学者李俊山认为,碉楼的建造应与明代左卫千户王儒有关,后为刘家、翟家所居。

编辑: 田戈   责任编辑:李瑾瑜   相关阅读:
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>>
绿化带内 单车“睡觉”
已完成雨、污水管网 ...
停车位里禁止停车 这则《通告》让人疑惑
都是一个村的 为何他们用不上自来水
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>>
党员志愿者帮助果农 ...
柘城县岗王镇天门赵 ...
梁园区李庄乡潘堂村 ...
我们的节日·端午节
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>>
    版权声明:w88博彩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复制、转载或建立镜像等。联系电话:0370-2628098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网站地图

主管:中共w88博彩市委宣传部 主办:w88博彩日报报业集团 w88博彩网联系电话:0370-2628098

    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0120156001